附上所有重要問題 的答案。 您可以在詞彙表中找到所有重要的 技術用語 。
透過IO-Link,測量值與製程值會純以數位格式從感測器傳輸到PLC,不須轉換。
整個測量值皆以數位傳輸。測量值不需要轉換。當進行類比訊號傳輸時,數位測量的數值會在感測器中被轉換為類比訊號,並傳出至PLC中,然後訊號會再次轉換為數位訊號。這樣的傳輸原則會造成錯誤與轉換失真。點擊這裡,了解更多優勢!
可以。IO-Link主站在一個通訊循環中,會檢查所有IO-Link裝置。若裝置未反映,無論測量值如何,都能立即偵測到斷線並發出訊號。
可以,它可以透過事件進行此功能。感測器(裝置)可以偵測到錯誤的運作狀態,並傳輸訊號到主站。這項功能可以透過介面進行設定。主站會讀取這項事件,並將其傳輸到控制器,如同一般的錯誤代碼。
IO-Link主站建立了一個或數個IO-Link裝置間的連接,現場總線系統則作為閘道運作。產品概觀:IO-Link主站
使用者必須要根據應用的需求,對所有主站端口進行配置:主站端口模式(DI、DO、IO-Link)、製程數據寬度與數據長度。建議:啟用裝置識別,有利於未來進行相容替換。 moneo configure 軟體會透過掃描IO-Link主站與連結裝置可使用的網路,來讓整合的工作變得更輕鬆。
端口是否自動上傳與下載,一方面取決於IO-Link裝置的參數設定;而另一方面,則取決於主站端口的配置。IO-Link裝置的參數設定與主站配置則是使用像是LR DEVICE等工程工具進行。 透過USB隨身碟執行的LR DEVICE:QA0011 LR DEVICE的下載:QA0012
一般而言,即使沒有IO-Link架構,IO-Link感測器一樣能運作。在這個情況下,它就像是個一般的感測器,不會提供額外資訊。然而,若結合了插入式記憶體,IO-Link感測器則能夠大幅簡化感測器參數設定。若系統日後被改裝為IO-Link,您將隨即能享有一切 IO-Link的優勢 。
對於沒有IO-Link的安裝而言,插入式記憶體能夠幫助傳輸參數,進而更換裝置。為了做到這點,它會讀取並儲存所連結的IO-Link感測器數據。儲存下來的參數可以複製到相同型號且為原廠設定的感測器。 宜福門插入式記憶體:E30398
將電子訊號轉換為動能的裝置。
A端口有一個裝置用的整合低電流電源供應;而B端口則是允許加入可輸出的第二個獨立電源。
僅在要求後,才會從感測器傳輸的數據(例如:參數數據、診斷數據)。
數據以兩個方向行進(來自與前往IO-Link主站)。因此,感測器能在執行作業期間進行配置與讀取。
IO-Link數據傳輸速率。在每個循環中,IO-Link裝置與IO-Link主站間會傳輸高達32位元的數據。COM1的傳輸速率為4.8 kBit/s、COM2是38.4 kBit/s,而COM3則是230.4 kBit/s。
裝置可以是一個感測器、一個執行器或混合裝置。它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,只在主站要求下才會回應。
數位輸入/輸出。
裝置類型管理者(特定製造商的驅動器)。
當使用IO-Link時,使用者會透過感測器/執行器裝置的端口,同時接收到輸入與輸出數據。端口以輸入/輸出作為區分的方法已不再適用。在沒有IO-Link的標準模式中,支援IO-Link裝置的每個端口都能夠配置為輸入或輸出。
在每次事件,裝置可以傳輸錯誤作業狀態的訊號至主站。這項功能可以透過介面進行設定。主站會以分類錯誤代碼讀取該事件。
現場裝置工具(例如:宜福門容器)。
裝置主站檔案 -對將連接至現場總線的裝置說明介面。GSD檔案是由裝置製造商所提供的檔案。
用來操作與觀察自動化系統裝置(人機介面)。
與閘道相反,Hub建立了兩個相同介面間的連接;例如USB Hub。
結合感測器與執行器功能的裝置。
國際標準 IEC 61131 涉及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基礎知識。在第九部分中會提到,用於小型感測器和執行器 (SDCI) 的指定單點數位通訊端口下的 IO-Link。
電子設備說明(IO裝置說明)。
透過IO-Link主站監控與控制的現場裝置。
建立高等級現場總線與IO-Link裝置間的連接。IO-Link主控站監控與控制IO-Link裝置。
MES是一套多分層、製程導向的生產管理系統。它是直接連接到製程自動化的分散式系統,與其他一樣高效率的生產規劃系統,也就是ERP(企業資源規劃)系統,有本質上的不同。MES讓您能夠即時管理與控制生產流程。這包含傳統的數據蒐集與數據準備,例如生產數據蒐集(PDA)、機台數據蒐集(MDA)與個人數據蒐集,以及所有其他立即影響到生產流程的製程。
IO-Link通訊管道。
符合IO-Link規格1.1的IO-Link主站,可作為IO-Link裝置的參數設定伺服器。
點對點連接是指兩個點、位置或裝置間的直接性的連接。
偵測並轉換物理數值為電子訊號的裝置。
標準輸入輸出:此模式適用於在無IO-Link架構下,操作連接至IO-Link主站與IO-Link感測器的傳統數位裝置。
PLC是一部工業用電腦,用來控制機台或系統,並且是以數位的方式進行編程。使用者可以根據系統的需求對PLC進行編程。透過輸入/輸出模組或現場總線主站與分散式現場總線從站裝置,可對周邊訊號進行讀取或提供。
不會獨立進行通訊,而是僅回應主站要求的總線參與者。
轉換時間指的,是類比/數位(A/D)轉換器紀錄測量值的時間、處理測量值的時間,以及在模組中診斷與斷線監控資訊的時間總和。
自動且定期傳輸的數據(製程數據、數值狀態)。
在控制器中,循環時間指的是讀取輸入到提供輸出的處理過程。而在通訊系統上,循環時間則是與所有參與者交換數據一輪的時間,之後循環會重新開始。就IO-Link而言,此時間會因傳輸速率而變動。使用COM3,完整的傳輸循環需要0.46毫秒。而若使用COM2,循環時間則為2.3秒。